文章内容
西海岸新区2017年频获全国产学研合作荣誉

聚才引智搭平台 动能转换强引擎

不久前,西海岸新区获得第十一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第二十六届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颁发的“2017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区”殊荣。

与此同时,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和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还分别摘得“201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军民融合奖”。

近年来,新区瞄准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建设,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培育转化科技成果的有关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引进高等院校,积极培育转化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数量“井喷”,一大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有力促动了新区产业转型发展。

打造高校智力集聚地

青岛中森生物质能有限公司是中国生物质产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也是新区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内的一家创业企业。谈起选择西海岸进行创业,公司总经理冯智渊有着自己的解读:“西海岸区位、资源优势明显,最重要的是,这里是高校、科研院所的集聚地,给我们这种技术密集型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冯智渊所说的“高校、科研院所的集聚地”正是新区招才引智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新区引进了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清华青岛艺术与科技创新研究院、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等12所高校,并深化与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

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于过才说:“我们充分发挥各大高校在海工船舶、绿色制造、海洋能综合利用等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优势,实施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

记者获悉,青岛中森生物质能有限公司所在的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是新区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之一。

“科技园集聚了大批涉及不同领域的优质的人才,使我们企业引进人才更加的便捷;科技园有很多成熟的技术资源储备,畅通了我们获取技术的路径;科技园使我们与山科大的合作更加紧密,使我们获得了丰富的智力支撑。”冯智渊说。

优化政策环境筑巢引鹊

为给高校科技成果培育转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新区积极落实《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实施意见》、《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人才股权期权及分红激励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推进高等教育资源引进、重大成果转化、人才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等。

“到2020年,新区高等教育机构总数将增加至14所以上,打造高校聚集洼地、科研成果产出高地。”于过才说。

除此之外,新区还编制了《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高新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了“1+2”创新驱动发展纲领性文件,印发了《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行动计划》和《新旧动能转换创新驱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据统计,今年以来,新区企业共争取上级科技资金1.25亿元,支持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及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全区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5.49亿元,居全市第二位。新区企业共获得2016年度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51项。

积极搭建创新转化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培育转化离不开平台建设。”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张青介绍,新区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创新转化平台,现已拥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5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75家。

此外,为了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度发展,新区先后组建了青岛海洋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青岛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惠城信德新材料研究院完成注册,国内首个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揭牌运行,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等项目开工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到29家。

“产学研合作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能加快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特色产业链、创新链等战略层面的有机融合,形成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与政府优化服务良性互动格局。”张青说。董梅雪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