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新区多措并举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新农民走上“智”富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近年来,新区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连续四年将“开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培训,增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现代农业从业人员的创业就业能力”列入全区十件实事之一。

加大政府投入 发展现代农业

政府投入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支撑。

“明天我要去参加山东省青年农场主培训,此次培训由新区农发局组织,上课、住宿、生活等费用全免。”日前,记者来到铁山街道李家店子村金建家庭农场,场长刘金建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培训他每年都会参加几次,费用全免。

谈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区农广校负责人刘玉军的认识颇显理性:“农民培育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公共性、战略性。发展现代农业根本依靠是农民,而职业农民是最具活力的中坚力量。基于这些认识,新区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据介绍,新区设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每年年初将补助资金与上级拨付的补助,一并列入财政预算。近三年,区级财政累计投入125万元用于补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此外,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与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根据各镇(街)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和学员生产经营实际,设置相应专业,开展模块化教学,分段式培训。

多方共同参与 助力农民充电

不仅有财政资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作为新区十件实事之一,其推进情况纳入了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并启动了督查问责机制。

“我们将新农民培育工作作为重要事项办理,进行挂图攻坚作战,每月跟踪督查,每季度跟踪调度。”新区工委农工办(新区农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办法》,用政府规章助推职业农民培育步入法制化。

“对镇政府来讲,过去农民培训不是硬任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办法》出台以后,职业农民培育成了镇政府的责任,必须依法抓好农民培育。”刘玉军表示,新区工委农工办(新区农发局)主导,将培训指标分解到各镇街,新区农广校进行管理指导,当地农民田间学校、示范基地和社会培训机构承接培育任务。

“由此,新区构建起以农广校为主体、多方资源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体系。”刘玉军说。

实施精准培育 树立典型带动

新区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培育典型。

开办农民田间学校、聘请专家教授为农民上课、举办农技培训班……在海青镇,李俊龙是当地的红人,他倾心研究并推广茶叶种植新技术,投身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事业。近日,李俊龙被评为山东省“齐鲁乡村之星”荣誉称号。“要想永久脱贫,必须从思想上、技术上扶贫,让农民有勤劳致富的决心和技术。”谈及农民培训时,李俊龙颇有感触。

作为现代青年农场主,刘金建一直在“新农民”培训路上不曾停歇。刘金建掌握了菌种、菌棒自制和24小时高温杀菌技术,填补了新区平菇熟料栽培新技术空白,成为平菇产业实战技术带头人。“我得把学到的技术传播出去,让更多农民掌握平菇种植技术。”通过创建农民田间学校、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刘金建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大量平菇种植技术信息。

在新区,像李俊龙、刘金建这样的新型农民典型还有很多,他们带动引领更多农民投身到现代农业发展中。

“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步伐的快慢。”新区工委农工办(新区农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4年至今,新区已培训传统农民3万人次、新型职业农民1.6万人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1200人。 文/图 王 雪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