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承“席”两千年编出好日子

——探访省级“非遗”泊里红席工艺

红席,本地又称高粱席,由高粱篾子编织而成。新区有十几个乡镇生产,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泊里镇红席。泊里镇曾是著名的红席集散中心,有“红席故乡”之称。

红席在新区历史悠久,传说始于战国时期,孙膑遭庞涓陷害后,流浪并寓居在泊里镇一带,以高粱劈成的篾子编织成席以御寒。后人为了纪念他,逐渐形成了在炕上铺席的传统。

进入年底,泊里镇的编席人开始忙碌起来。12月20日,记者走进泊里镇张家庄村和三合村,探访了红席的编制过程。

“俗话说,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每年年底,泊里人都会换上一铺新红席。”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学明一边编制,一边向记者介绍红席历史和工艺技巧。一领红席看似简单,工序却不下30道。高粱收获后,经过去根、剔梢、捆坯子、破篾子、刮篾子、编隔子、挑席子等多道工序和劳作后,一领成品席才能诞生。

编制席子需要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进行,因此很多编席者都把编席地点选在了地窖里。复杂的编制过程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加之红席利润微薄,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只有一些老席匠在传承这门老手艺。为了保护和发扬这项民间艺术,泊里镇于2007年组织成立了青岛泊里红席专业合作社。经过传承和推介,现在的泊里红席已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3年,“泊里红席”商标被国家工商局注册为国家地理商标。

近年来,泊里红席匠人瞄准市场需求,对红席的传统工艺进行了改造,使红席成为实用鉴赏并举的居家用品,使这一古老产品枯木逢春。红席身价大增,每领价格从以前的几百元上涨到现在的一两千元。手艺好的红席匠人仅在冬季编制红席,就可收入近三万元,泊里红席“编”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 王培珂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