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今年冬至吃汤圆

陈鸿雁

南有汤圆暖胃,北有饺子暖心。冬至节的传统美食,各地不尽相同,各有特色。我的家乡在南方,每年冬至节,家家户户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说的就是南方人每逢冬至,会用糯米粉搓成面团,包上各种馅料,揉成一颗颗白白胖胖的汤圆。一口甜糯下肚,再配上随锅煮的甜汤,比山珍海味还美呢。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冬至节,一大早,母亲便开始忙碌。她把事先准备好的糯米放到石磨上碾碎,用密密的筛网过滤出细细的米粉,再用水把米粉和成湿度适中的粉团待用。馅料一般都是家里现成的核桃花生等炒熟碾成沫,再放上适量白糖搅拌均匀。雪白的粉团放在手心里轻轻压成大小均匀、厚薄适中的圆饼,再放上一小勺花生核桃馅,让粉团包住馅料,捏实,搓成圆圆的汤圆。开水下锅,约几分钟后,一个个白白胖胖、肚子鼓鼓的汤圆便浮在了锅面上,像雪白松软的棉花糖,散发着香甜可口和馋涎欲滴的诱惑力,扑鼻而来花生核桃和着糯米甜甜的香味,馋得我们直咽口水。出锅前,母亲还会加上事先做好的醪糟,一碗绵软甜糯的醪糟汤圆便从此在我的心里历久弥香,无法忘怀。

自从到了北方,冬至节吃汤圆的习俗便改成了饺子。对于一向不喜面食的我也算凑合。虽说也总是想念家乡母亲那碗香甜可口的醪糟汤圆,但是入乡随俗,每年能够吃到爱人亲手做的香喷喷的饺子,也是倍感欣慰,幸福之至。

时间总是转瞬而逝,眼看冬至又到了,北方的冬至节是很浓重的,真有“冬至大如年”的气氛,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这是传统习俗,也是一种情结。那天照常和爱人一起去超市购物,路过卖汤圆的专柜时,我却忍不住驻足停留了一会,想起再过几天就是冬至节了,要是在家乡,肯定又能吃到母亲亲手做的醪糟汤圆了。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飘忽的思绪一下子神游到了遥远的家乡和年迈的父母身边。

冬至节一大早,爱人说今年太忙,不能亲手包饺子了。我以为他会买速冻饺子凑合凑合。吃饭时,却不见餐桌上有饺子的影子,正纳闷一向视饺如命的爱人,竟忙得忘了这件事,刚想开口询问,却见他正得意洋洋从厨房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醪糟汤圆,笑嘻嘻地说:“今年冬至改吃汤圆,不吃饺子了!”看着碗里因煮得过火而有些支离破碎的汤圆,黑色的芝麻馅也快流出来了,碗里还冒着股股热气,虽然醪糟和汤圆都是从超市买来的,完全比不上母亲精心制作的那碗精致甜糯的醪糟汤圆,但我还是感动得有些热泪盈眶,原来爱人那天早就看出了我的心思,所以才把他最爱吃的饺子改成了汤圆。虽然这些随时都可以吃,但节日却赋于了它们不同的意义。

不管是汤圆还是饺子,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有一个相同的涵义,那就是爱,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期盼,那就是团圆。它是在提醒我们,要常回家看看,别忘了亲人和朋友,要懂得珍惜身边重要的人。这或许就是节日赋于我们最大的意义吧。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