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一格一站一居”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创新社会治理的突破口也在基层。今年以来,新区将精细化理念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搭建“一格一站一居”载体,在内部机制上通过社区居委会和网格化治理来化解矛盾,在外部机制上通过社会治理工作站,加强对社会面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内外互补共促新区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夯实了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创建根基。

■“一格”网格越织越细

日前,海青镇网格员陈维才巡查至李黄崖村,在一沟渠中发现大量死猪尸体,存在引发疫情的隐患,陈维才立即开启手机摄像头与扬声器,将现场情况通过画面实时传送至区网格指挥调度平台,区社会治理中心立即展开调度,协调区畜牧兽医局防疫员前往现场处置,不到1小时,现场70余头死猪尸体全部清理完毕。

今年7月,区社会治理中心在区、镇街和管区三级社会治理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增设了四级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打造全区网格指挥调度平台,实现“区社会治理中心—镇(街)社会治理办公室—管区—网格员”四级实时指挥调度,做到事故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理。

“四级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各层级之间音视频业务的实时交互,满足了高清晰可视指挥调度、重大情况实时上报处置的需求,极大提高了社会治理在紧急事件快速反应及抗风险的能力,为群众提供了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区社会治理中心副主任陈其栋说。

除此之外,新区对于网格的管理也更加的精细,在责任划分、事件处置、监督检查等方面精细化运作,使社会治理延伸到基层细枝末节。与去年相比,而今,新区将全区划分为161个管区、1333个网格,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网中”的全天候、无缝隙管控,网格设置更加合理,网格员责任落实更加精细,网格管理成效明显。今年截至11月底,全区网格员累计上报网格信息70万余件,排除化解了大量的安全隐患、矛盾纠纷。

■“一站”社会治理到身边

今年8月,新区市民崔女士在隐珠街道维客超市附近晕倒,头部流血不止,超市附近的社会治理流动工作站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紧急进行救助,将受伤市民送上救护车;今年9月,正在海军公园巡逻的滨海街道社会治理流动服务站工作人员,听到沙滩上有人呼救,立即展开营救,最终落水者顺利脱险;今年10月,黄岛街道依托辖区社会治理流动工作站举办家电维修公益活动,获得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今年7月以来,新区市民在旅游景点、商贸区及重点路段等区域,不时可见一辆蓝色的小车,开展民生服务、解答群众咨询、处置应急事项……一件件与这辆蓝色小车有关的民生故事,不断刷新着新区市民的朋友圈。

除了社会治理流动工作站,新区在基层社区还建设了一批社会治理服务工作站。据了解,预计到今年年底,新区将建成包含社会治理流动工作站和社区社会治理服务工作站两类约100个社会治理工作站。目前,新区已建成20处流动服务工作站、4个固定服务工作站及54个社区工作服务站。投入使用以来,工作站累计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近2000余件,接受市民咨询3万人次。

“社会治理工作站的设立,把社会治理力量推向街面、社区和治安事件易发区域,实现了部门在一线联动、问题在一线处置、服务在一线开展,成为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让居民感受‘马上就办’的高效率。”区社会治理中心副主任张震表示。

■“一居”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据了解,致力于建设和谐有序、共建共享的宜居社区,新区推动社区去行政化,把进社区的137项工作缩减到48项,让社区干部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精力开展社区服务;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全区每个社区至少联系或组建了一个社会组织、一支志愿服务队伍。

“为夯实基础,新区坚持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把公共服务资源放到基层社区,切实做到社会服务‘零距离’。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社会治理,实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区社会治理中心副主任徐丰伟告诉记者。

今年3月,黄岛街道与青岛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街道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暨志愿者之家,随后在辖区成立了10个社区社工站。社区惠民服务大集、健康大讲堂、亲子读书会……每逢周末,新区黄岛街道各个社区都会上演丰富多彩的活动。“依托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与社区社工站,街道构筑起了基层社会综合服务平台,社区治理现代化、专业化不断提升。”该街道副主任邓爱萍说。

今年以来,新区高标准建设社区服务站、社区服务社、社区服务中心等3类社区综合服务场所,各社区统一配备社区公共服务大厅、社区大讲堂、公共文化服务站等,为群众提供各类便民服务。 文/图 李 涛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