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花甲老人开“校船”六载渡娃上学堂

10月15日早晨,风稍有些大,海浪不时拍打岸边溅起白色浪花。从琅琊镇斋堂岛驶出的船在颠簸中靠岸后,肖永禄将孩子们挨个抱下船。看着他们蹦蹦跳跳去上学的身影,肖永禄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今年69岁的肖永禄从2008年承包游船开始,每天都坚持护送岛上30多名读书娃上学……6年来,他用这条“校船”为他们搭起了一条上学路。

“定制校船”渡孩子上学

“孩子们,排好队,准备上船了……”说这话的正是开船老人肖永禄,“1、2、3……”老人清点好人数后,便向琅琊镇进发。坐船的孩子家都住在斋堂岛,要到对岸的琅琊镇上学。肖永禄的游船就是他们的“校船”,目前也是青岛唯一的一条“校船”。

“我们村30多名孩子要到1.4公里外的琅琊镇上学,来回都得坐船。”肖永禄说,“以前大家都用渔船接送孩子,可有些家的渔船比较破,遇到大风大浪天,孩子只能干耗在家里。”据肖永禄介绍,岛上的孩子能不能上学主要看“老天”答不答应。

6年前,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和孩子上学,琅琊镇政府抽调来了一艘游船。“我就是那时候开始护送孩子上学的。”以5年300元的价格将游船承包给肖永禄,除了日常营运还免费接送孩子上下学。虽然5年承包费仅有300元,然而算上燃油费和维护费,一年也要不少钱。面对有可能亏本的生意,很多会开船的人都选择退却。“我要是不开,岛上孩子上学怎么办?”肖永禄说,他小时候就没怎么上过学,不能再让孙子辈和他一样。于是当时已经63岁的肖永禄毅然决然的将游船承包了下来。

除夕夜送孩子出岛就医

虽然是一艘游船,但岛上居民有什么事情肖永禄也毫不含糊。“有时候村民需要运些吃的喝的,我就帮着把东西运上岛。”肖永禄说,如果村民有啥突发状况,他更得随叫随到。

“2012年三十夜里,我们一家人正团聚在一起过年时,一个电话打了进来。”肖永禄回忆道,原来,村里的一位6岁小女孩不慎将瓜子戳到了鼻孔里。“当时小女孩的鼻孔已经出了很多血,我一看情况严重将女孩抱上船,就直奔镇上码头。”肖永禄说,幸好经过抢救,小女孩鼻孔里的瓜子被取了出来,血也被止住。

说起肖永禄,岛上村民赞叹不已,“我们每次坐船都会给老人留点吃的喝的,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谈到村民的感激,老人摆摆手,“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算不了什么,最让我牵挂的还是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每天接孩子上学放学,肖永禄都要亲自扶着他们上下船。

无人接手决定咬牙坚持

2013年,游船的承包合同到期,由于各种原因,肖永禄对承包游船的事情打起了退堂鼓。“家里人觉得我年纪也大了,怕我身体扛不住。”肖永禄表示,儿子和女儿都不支持他继续租船开船,

与5年前面对的问题一样,村里没人愿意接手这艘船,最终这艘船还是回到了肖永禄手上。一想到船没人承包,就有可能耽误30多个孩子上学,肖永禄说他不忍心,“开这么多年的船,舍不得这艘船,更舍不得孩子们。”

15日16点50分,又到接孩子们回家的时间,此时肖永禄已站在码头等候,等孩子们站好队,他挨个将孩子们抱上船。“谢谢爷爷……”老人点点头,嘴角绽出微笑。(裴甲军 王暖国)

记者手记

坚守中的感动

听着肖永禄老人的故事,记者想到《老人与海》中的那位老人——— 圣地亚哥。两位老人身上都有一种精神让你感动,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当人们为了“钱”途奔波时,这位花甲老人每天不求回报地接送孩子,无所谓功名利禄,无所谓善恶,惟有坚守。坚守,就是认准了事情就不动摇,勇往直前,让我们在老人六年的坚守中,体味那一份难得的感动。(暮鱼)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