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拖动滚动条浏览本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孩子们,信里我们心连心

青岛6高校联合开展“信连心”活动,首期为16名特殊情况孩子写信

“小茜六岁了吧,从你呱呱坠地,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到现在这个可爱的你,都离不开小茜爸爸妈妈的悉心照顾。”“当知道你是个女生时,我好高兴的,因为我又多了个妹妹,又有人聊天了!”“美琦,你的名字让我一下子想到《巴啦啦小魔仙》里的美琪,那个皮肤黑黑,头发卷卷的乐观向上的女孩,我猜你也一定像她一样。”

这就是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信联心”活动。他们以“纸上谈心”的形式,将温暖带到16位家庭贫困、需要他们关怀的孩子身边。12月4日,三个“邮递员”背着16封写满爱意的信件来到黄岛区人民路小学,在这里他们将书信交到对接人高妮老师手中,完成了第一次“信联心”对接。

3名“邮递员”送来16封沉甸甸的信

4日早晨6点半,天刚蒙蒙亮。山东科技大学的尤洛卡广场上便出现了3个身影,这3个身影分别属于胡安明、黄骞、唐米叶,他们是志愿者代表,负责将信送到黄岛区人民路小学。

“今天的任务很重啊。”胡安明用手拍了拍身上的斜挎包告诉记者,“我包里的这16封信,很重要!”记者了解到,这些信由山东科技大学16名大学生用心书写,收信人分别是黄岛区人民路小学的11名小学生和黄岛区第二实验小学的5名小学生。

“今天是第一次将信交给孩子们。”胡安明告诉记者,因为是第一次对接,志愿者想亲自做一回“邮递员”,当面递送。“我们打算先见见对接老师,方便后续活动开展,以后会以正常邮寄方式跟孩子们交流。”

7点左右,3人从学校出发,依次换乘6路、43路、509路、1路,历时2个多小时,才来到黄岛区人民路小学。10点多,志愿者将信悉数交到对接人高妮手中。高妮老师说,第二实验小学的信件将由她转交给相关老师。

笑脸、拼音、铅笔画信里不少“小心思”

为何会出现这一幕?记者了解到,这次活动叫“信连心”,由山东科技大学与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四方校区、中国海洋大学联合举办。

“项目开展还要追溯到11月初吧。”活动负责人王志浩告诉记者,“当时拿到活动策划时,感觉这种通过书信跟孩子们沟通的方式非常好。”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准备,活动终于开展起来。据了解,山东科技大学负责的是:黄岛区人民路小学的11名学生、黄岛区第二实验小学的5名学生和青岛市包头路小学的29名学生。

得到允许后,记者打开了16封信细细阅读。书信上的笑脸、生僻字上的拼音标注、信件背后的铅笔画……志愿者的“小心思”用得真不少。“写信的时候,我把自己想象成7岁的样子,回想自己在7岁时有什么想法,最想干的又是啥。”志愿者唐米叶负责的是7岁的崔铠(化名),在写信的时候,唐米叶尽量用简单、富有童话色彩的词语进行表述。

通过两轮考核,选出45名志愿者

王志浩告诉记者,刚启动“信连心”活动时,仅山科大就有140多名志愿者报名参加,这个数字让王志浩出乎意料。“我想可能有一部分报名的志愿者只是一时冲动,有热情但坚持不下去。或者有的志愿者自身能力达不到,不能给孩子足够好的引导。这些都不是理想的人选。”王志浩说,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组织者通过两轮筛选从这140多名报名者中,选出了45名最合适的志愿者。

采访中,王志浩拿出一份名单,上面列着16个孩子的家庭简介。王志浩指着名单说:“这个孩子8岁了,患有肌无力;这个孩子今年6岁,也有很严重的疾病……这些信息是由小学老师反馈给我们的,16个孩子家庭都有些困难,他们需要我们的关心。”

据了解,为了让孩子不会有“因为特殊而受关注”的想法,他们没有事先告知孩子自己将收到这样一封信。同时,他们还打算借此机会与孩子们建立长期的“笔友”情。志愿者们想到了,如果有孩子对此产生了抵触情绪,他们也不会放弃。

600多字“连心信”孩子读了5分钟

“孙玉静,老师今天帮你代收了一封信,你看一下吧。”孙玉静(化名)先是惊讶,接过信,看了看信封。

“我的吗?”孙玉静抬起头询问。

“上面写着你的名字呢!”

孙玉静看了看信封上自己的名字,随后脸上笑出了酒窝,小心翼翼地打开后找了个位置坐下静静地读起来。孙玉静看得很慢,很认真,两张信纸,600多字。孙玉静用了5分钟时间细细读完。

“这个姐姐是谁呀?她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孙玉静欣喜地询问高妮老师,“我不知道啊,我只是帮着代收。”在高妮老师的询问下,孙玉静说她打算这周末给信上的大姐姐回信,“先给姐姐解释下我名字吧,其他的还没想好呢!”当问到想不想见到信中大姐姐时,孙玉静说:“嗯,想见见,我觉得她应该很漂亮!”和孙玉静的反应大体相同,刘美琦、曹志伟、杨之轩(皆为化名)等孩子也表示会回信。

记者了解到,下午放学时,黄岛区人民路小学的班主任已将信件全部交到孩子们手中,第二实验小学的孩子们也将于陆续收到信。据班主任反馈,孩子们拿到信后都很惊喜。(孙伯玲)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